導讀:吳偉平怎么也沒有想到,這幾天會經歷人生過山車般的過程。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多年的吳偉平,老家在湖南,就在前幾天,他接到了父親的電話,...
吳偉平怎么也沒有想到,這幾天會經歷“人生過山車”般的過程。
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了多年的吳偉平,老家在湖南,就在前幾天,他接到了父親的電話,告知他母親突發疾病,希望他回家一趟。7月26日,吳偉平趕回了湖南老家,可惜母親病重,在7月27日過世了。為了給母親操辦后事并安葬,吳偉平需要趕著去重慶,卻在7月28日遇到了健康碼在一天內變色幾次,忽而黃碼、忽而綠碼,而這也讓他無奈地抱著母親的骨灰盒不知何去何從。
“最近,家里人一直和我說,母親身體越來越不好,我也有點擔心,所以我在7月26日從上海坐高鐵趕回了湖南婁底老家,抵達的時候,健康碼等都正常。7月27日,母親身體越來越虛弱,最終在醫院去世,于是我開始著手辦理母親的后事。母親的家鄉在重慶,在與家人商量后,我們決定盡快辦理葬禮,火化母親的遺體后,帶著母親的骨灰去往重慶安葬。”母親的離世讓吳偉平很是傷心,但是他還來不及太傷心,就遇到了難題。
7月27日,吳偉平去火車站接親戚,在火車站有一個核酸檢測點,于是他掃了核酸檢測點的場所碼準備檢測,結果他的健康碼顯示為黃碼。“可是我抵達湖南的時候都是綠碼,而且我在上海居住的小區也是安全的,不是中高風險地區。怎么會是黃碼?”吳偉平很不理解。核酸檢測點的工作人員告訴他,目前他這種黃碼的情況是不可以進入火車站的,也不可以在火車站的核酸檢測點測核酸,必須去醫院進行核酸檢測。
在安頓好親戚后,吳偉平去了當地醫院進行核酸檢測,時間已經是7月28日凌晨,在掃了醫院的場所碼后,吳偉平驚奇地發現,他的健康碼已經自動轉成了綠碼。“也就幾個小時,我什么都沒有做,健康碼就從綠色莫名其妙地變成黃色,然后又變成了綠色。”吳偉平百思不得其解,出于保險起見,吳偉平在醫院做了核酸檢測。
接著,奇怪的事情又發生了,7月28日凌晨3點左右,吳偉平的核酸檢驗結果出來了,是陰性,然而在凌晨5點左右,吳偉平的健康碼再一次從綠碼變成了黃碼。“這段時間我一直在睡覺,什么都沒有做,怎么就又從綠碼變成了黃碼?”吳偉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,由于在與家人商議后,要將母親安葬在她的家鄉重慶,因此他必須在這幾天保證綠碼,才能不影響出行,但這健康碼一會兒黃色,一會兒綠色,24小時內已經變了好幾次,這會給他造成很大的困擾。
焦慮的吳偉平于是打了湖南各地疾控中心電話,在打了20多個電話后,他得到的答復是“系統技術問題”,可以通過申訴轉回綠碼。
“我問了疾控中心、醫院和核酸檢測點,很多人都告訴我,我的情況應該是綠碼,變成黃碼很奇怪,但是既然已經這樣,就只能去申訴。根據相關規定,說是要去向所在地社區進行申訴,解除黃碼。我去申請了,但是社區說解除不了。根據規定,2次核酸為陰性,黃碼予以解除,我的核酸一直是陰性,所以我再通過相關平臺去申訴,可是一直也沒有回應。”吳偉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,目前母親的遺體已經火化,原本他已經和親戚買了今天7月28日午后的火車票,準備帶著母親的骨灰從湖南婁底到重慶,安排安葬事宜,結果他的健康碼還一直是黃碼,根本不可以進入火車站。
“我改簽了下午將近4點的火車票,一直等到現在,已經是7月28日傍晚了,申訴依然沒有結果,還是黃碼,最終我只能退了火車票。我抱著母親的骨灰盒不知道何去何從。”傷心又焦慮的吳偉平在今天晚間,只能再去了一次醫院做核酸,雖然核酸陰性也不能立即將其健康碼變成綠色,但這是吳偉平目前唯一能做的事情了——從火車站到醫院,抱著母親的骨灰盒做核酸。他在醫院還看到了不少與自己類似情況的人,都在反復做核酸,等待黃碼變綠碼。
這并不是湖南當地第一次發生一天之內健康碼變色好幾次的事件,此前,第一財經就報道過在上海工作的吳迪,回到湖南邵東,自己端坐在邵東的家中,健康碼顏色卻一天三變,經歷了“綠——紅——黃——綠”的幾次變化。
根據湖南婁底市疾控中心信息顯示,對7天內有中高風險區所在縣(市、區、旗)旅居史的人員,需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(返)婁,完成3天兩檢(間隔24小時),并做好健康監測;對7天內有外省旅居史者,需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入(返)婁,入婁后24小時內完成1次核酸檢測。
按照6月28日修訂的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(第九版)》,低風險區域人員離開所在的地區或城市,應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。對跨區域外出的低風險區域人員,不需要采取隔離管控措施,但要求3天內完成兩次核酸檢測,并做好個人健康監測。當地不能對來自低風險地區的人員采取隔離、限制出行等“層層加碼”的措施。
上一篇:“二舅”殘疾證辦不下來?當地回應
下一篇:最后一頁